共建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建成果 >> 正文
名师工作室学生成员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发布日期:2025-09-02 14:38韩晓娟名师工作室  点击:

实践成长记

盛夏如歌,青春作帆

今年暑假

名师工作室的学子们

奔赴各自的实践疆场

他们以专业为笔、以热忱为墨

在真实世界里挥洒光芒

用脚步丈量理想,用汗水雕刻时光

让我们循着他们的故事

聆听这段炽热年华里最动人的回响

名师工作室菁英学生部成员马明珠:

实践类型:“逐梦扬帆”社会实践

实践单位:犀浦派出所

实践内容:成都犀浦派出所警务协助前台岗、属街道办与派出所公益岗

实践时间:2025年7月8日——2025年8月8日

实践感想:

作为思政专业学生,犀浦派出所警务协助前台的实习,是一堂生动的“实践思政课”。课本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录入数据、协助群众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变得具象。基层岗位是践行“知行合一”的最佳场域;录入数据的严谨,是对“实事求是”的践行;面对群众的耐心,是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专业学习教会我用理论看社会,实习则让我触摸到理论的温度。看到自己的工作帮群众解决问题,我懂了思政教育的生命力不仅在课堂,更在把“为民”融入小事。

这段经历让我坚定:未来的路要走向基层、贴近群众,让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发光。


名师工作室菁英学生部成员黄旭:

实践类型:常规社会实践

实践单位:共青团眉山市委

实践内容:2025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工作(眉山站)

实践时间:2025年7月23日——2025年7月26日

实践感想:

作为思政专业学子,参与2025世运会眉山站火炬传递工作,让我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及青年担当的意义。“线上+线下”“学习-演练-实战”的培训让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转化为引导手势、应急话术等细节服务。在服务中,向中外人士展现三苏文化与巴蜀精神,让服务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火炬传递时,我深感青年应在国之大事中锚定坐标,以专业服务诠释“强国有我”。此次实践让我坚定以行动践行思政人使命,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名师工作室菁英学生部成员姚姝宇:

实践类型:“逐梦扬帆”社会实践

实践单位:宣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实践内容:宣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实践时间:2025年8月5日——2025年9月12日

实践感想:

作为思政专业学子,参与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工作,让我在实践中真正触摸到理论的温度与力量。从钻研政策理论,到为学生及家长解答疑惑、协助填报资料,“以人民为中心”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化作每一次耐心沟通、每一项细致服务。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通求学“绿色通道”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思政人的价值,应体现在回应民生需求、传递政策温度上。

此次实践,让我坚定以专业行动践行思政使命,把助力学子逐梦的服务,化作青春回应“强国有我”的生动实践,让理论所学在为民奉献中真正落地生根。


名师工作室菁英学生部成员谢清雨:

实践类型:“逐梦扬帆”社会实践

实践单位:团利州区委

实践内容:暑期高铁志愿服务实习岗、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出站相关工作

实践时间:2025年7月12日——2025年7月15日

实践感想:

作为思政专业学生,暑期高铁志愿服务出站口的实习,是一堂鲜活的“实践思政课”。课本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指引旅客出站、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出站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变得触手可及。投身基层岗位是践行“知行合一”的最佳方式;为旅客指明方向的行动,是对“实事求是”的践行;面对旅客问询时的耐心解答,是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专业学习教会我用理论洞察社会,实践则让我真切感受到理论的温度。看到自己的指引让旅客顺利出站、少走弯路,我明白了思政教育的生命力不仅在课堂,更在把“为民”融入每一次抬手指引、每一句耐心回应的小事里。

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未来的路要走向基层、贴近群众,在服务他人的实践中让所学理论绽放光彩,让青春在为民服务中更有意义。


名师工作室菁英学生部成员徐茂源:

实践类型:常规社会实践

实践单位:德昌县卫生健康局

实践内容:接收整理文件、健康宣传

实践时间:2025年7月1日——2025年8月22日

实践感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暑假在县卫健局的实践,让我对这句古训有了真切体悟。整理文件时,从防艾方案的修订细节到健康补贴的发放记录,看到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基层的细致落实;走街串巷宣传时,大爷大妈捧着健康手册追问的模样,让我懂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作为思政专业学生,这段经历教会我: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像这些基层卫健工作者般,把初心落在实处,将使命扛在肩头,才能让思政力量真正扎根大地、温暖人心。



上一条: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在2025年四川高校思政课中青年教师“精彩一课”决赛中斩获佳绩
下一条:文物为媒传震志 场馆育人显成效——名师工作室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展2025暑期实践活动

Copyright ©2021 绵阳师范学院晓娟工作室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电话:0816-2579245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