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追红色记忆,走红色足迹”号召,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学生代表唐大智在3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2024年10月19日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地录制活动。

精神领航,沁润青年。聚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本次活动以《废墟上炼成的“中国经验”——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之光》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深情讲解,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沁润青年学子的心灵,以史为鉴,启迪未来。

废墟上高擎鲜红党旗——领航之舵,坚不可摧

讲解党中央是如何全面部署,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以映秀镇为例,讲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人民打赢了映秀保卫战和掘兴战,在废墟中,将鲜红的党旗高高擎起。
废墟上撑起生命之伞——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讲述救援人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规划师设身处地,重建出符合来百姓长远利益的村庄,于细节处彰显“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废墟上铸就爱的丰碑——对口支援,开创先河

通过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计划”,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废墟上创造中国奇迹——尊重科学,运用科学

讲述科技在救援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重建以“科学重建、民生优先”作为核心和亮点,注重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科学重建、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凸显出“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重要性。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精神之光引领发展之路,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