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至21日,“铭记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四川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承办,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绵阳师范学院)等共同协办。来自全国高校的14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紧扣抗战主题 斩获双重殊荣
本次学术论坛分为教学设计评选、专题报告、主旨发言与教学展示等几个阶段进行。在教学设计评选环节,全省共收到68份参赛方案。学院两位教师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聂春燕老师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密码——从抗日战争看中国共产党的动员智慧》以“人民性”为鲜明核心线索,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所采取的高瞻远瞩的动员策略,荣获教学设计一等奖。邓啟刚老师的《烽火中的“双向奔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动员策略解码》从鲜活的历史细节出发,细腻而生动地诠释了党与农民群众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荣获教学设计二等奖。

史料与表达兼备 教学展示再获佳绩
在教学展示环节,聂春燕老师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深入阐述了“人民战争思想”的丰富历史内涵与重要时代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聂春燕老师运用丰富详实的史料,以清晰严谨的逻辑架构贯穿始终,生动还原了抗战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了人民战争思想的核心要义。凭借精彩表现,聂春燕老师最终荣获现场授课比赛二等奖。

专家精准点评 共筑育人新共识
全国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韩晓娟教授受邀担任教学展示环节评委并对教学展示进行点评。韩晓娟教授从“选题:锚定历史坐标,深耕育人沃土”“内容:解码历史基因,绽放思政活力”“循道致远,赋能教学新篇”三个方面对10位参赛教师的展示进行了精辟独到的点评,并从“日常为基、选题为先、内容为王、学理为重、设计为要、价值为核、表达为力”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赢得了与会学者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赞誉。

未来,学院将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任务,全方位深化思政课程改革。通过系统培训、教学竞赛、名师结对等多元方式,全方位提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探索“理论+实践”“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以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驱动课程育人质量提升,锻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塑造思政教育新典范。